截至4月末实盘配资网站,各上市银行2024年度报告已全部披露完毕,部分非上市银行如广发银行等,也在官网公布了2024年度报告,信用卡业绩情况随之揭晓。以下对全国性银行及部分区域性银行信用卡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整理,供业界人士参考。
卡量情况
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以累计1.50亿张信用卡的规模位居首位,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累计卡量分别为1.48亿张和1.29亿张。综合历年数据,目前累计卡量突破亿张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以及浦发银行,共9家。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银行尚未披露2024年末的卡量相关数据。
多家银行披露了信用卡客户情况。其中,光大银行自2022年半年报起调整为披露信用卡户数,平安银行则由此前披露流通卡量,转为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流通户数。建设银行的累计信用卡客户数已超过1亿户。
在卡量增长方面,2024年中信银行与华夏银行表现突出,年卡量同比增速均超过5%。中信银行全年新增卡量达748万张,广发银行则新增约500万张。
图1 全国性银行2024年信用卡卡量情况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下同)
注1:招商银行为流通卡量;交通银行为在册卡量;邮储银行为结存卡量。
注2:截至2021年6月末,农业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4亿张;截至2021年末,光大银行累计卡量8724.26张;截至2023年6月末,民生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7008.45万张,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6863.44万张;截至2024年6月末,浦发银行流通卡量4645.53张。
图2 全国性银行2024年信用卡客户情况
注: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为流通户数,华夏银行为有效客户。
在区域性银行中,部分机构展现出良好增长势头。例如,盛京银行、南京银行的信用卡累计卡量均突破250万张,并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同时,甘肃银行、郑州银行、兰州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威海银行等也在2024年实现了累计卡量超过10%的同比涨幅。
自2022年7月《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发布以来,监管对长期未使用的“睡眠卡”占比及单一客户在同一机构的发卡数量设定了明确限制。受此影响,信用卡市场开始由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变。至2024年7月,两年过渡期结束。从央行发布的支付体系报告来看,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已从2022年三季度末的8.07亿张峰值降至2024年末的7.27亿张,减少了约8000万张,行业持续“瘦身”。
从银行维度来看,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的卡户比出现小幅下降。面对新形势,多家银行更加注重高质量客户获取。例如,中信银行在其年报中提出,已构建“分中心、分行、异业联盟、集团”四位一体的高质量获客体系,实现渠道拓展的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
交易与透支
信用卡透支余额方面,截至2024年末,建设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达到1.07万亿元,同比增长6.89%,成为全国首家透支余额突破万亿元的银行。招商银行与农业银行分列第二、第三位,其中农业银行同比增速超过20%,在全国性银行中表现尤为突出。工商银行透支余额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在区域性银行中,南京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同比增长高达59%,位居前列。北京银行、徽商银行的同比增速也均超过40%。此外,齐鲁银行、江苏银行、广州农商银行、郑州银行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透支规模也实现了较快增长,表现亮眼。
在交易方面,2024年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额达到4.4万亿元,在披露交易数据的银行中位列第一,其后为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部分银行在透支余额与交易额排名上的差异,反映出不同银行在信用卡资产结构及使用活跃度方面存在差异。
图3 全国性银行2024年信用卡透支与交易情况
注: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为信用卡消费额,其余银行为交易额。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2024年全国银行卡人均消费金额为1.35万元。而通过年报数据测算可以看出,多数全国性银行的信用卡卡均交易或消费金额均高于该水平。其中,招商银行信用卡卡均交易金额超过4万元,交通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卡均消费金额也均在3万元以上。这一差异说明,相较借记卡,信用卡在用户活跃度与使用黏性方面表现更优。
从政策端来看,年内相关举措持续出台,体现出对促进消费的高度重视。今年3月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信贷投放,合理设定贷款额度、期限与利率。从中长期看,政策效果的持续释放有望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为信用卡市场带来更多增长机会。
收入情况
本年度公布信用卡业务收入的银行数量不多,仅就披露的数据来看,招商银行以885.08亿元的收入居首位。中信银行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559.10亿元。中信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其积极推出信用卡多样化产品,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通过年费及增值服务带动收入跑赢市场。
风险情况
根据央行披露数据,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1239.64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43%。从全年走势看,2024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比始终未低于1.2%。综合各银行年报来看,信用卡资产风险整体保持稳定,多家银行的风险水平维持在合理区间。
在风险管理方面,部分银行积极推进不良资产清收与处置工作,力求提升资产回收效率。通过探索新型处置路径,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助力资金回流。根据“银数观卡”统计,2024年全年,共有15家银行累计发行65单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总规模为141.91亿元,涉及的未偿本息费余额合计1982.63亿元,较2023年略有上升。
此外,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市场也持续扩容。全年共有17家银行挂牌83单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其中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北京银行、广州银行等为首次参与发行。全年转让项目所涉未偿本息总额达到561.14亿元,较2023年增长近百亿元,显示出银行在不良资产出清方面持续加力。
图4 全国性银行2024年信用卡风险情况
其他指标
2024年末,我国信用卡授信使用率整体为38.03%,较上年末下降0.31个百分点,从各家银行的测算数据来看,多数银行额度使用率变化不明显,部分银行较上年有所下降。
图5 全国性银行2024年信用卡额度使用率情况
注:根据年报数据测算所得。
信用卡刷卡回佣收入是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间业务)中“银行卡手续费”的重要来源,受整体消费环境影响,各级银行该指标涨跌不一,但多家银行银行卡手续费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度较上年有所提升。
图6 全国性银行2024年银行卡手续费情况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多家银行将信用卡APP作为“获客活客”的重要渠道。在公布相关数据的银行中,多家银行信用卡APP的注册用户数实现正增长,其中邮储信用卡APP注册数涨幅达32%,华夏银行华彩生活APP注册数同比增长近18%。
图7 全国性银行2024年信用卡APP情况
内容整理自:银数观卡实盘配资网站
垒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